米乐体育下载苹果版

米乐体育下载网址

米乐体育下载苹果版:煤化工工艺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1 20:46:21 来源:米乐体育下载网址 作者:米乐体育下载app

  移动床气化是煤化工工艺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又被称为固定床气化,是一种很有效的煤气化方法。移动床气化大体上分为常压与加压两种。较为简单的是常压法,但是这种方法具有局限性,那些熔点较低的煤没办法使用。加压法则是人们通过对常压法的局限性进行研究而出现的一种更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氧气和水蒸气进行气化,能够很好地将煤炭气化。

  除了移动床气化法外,流动床气化法也是较为普遍的煤气化方法。正常的情况下,在进行流化床气化法对煤炭进行气化时,使用的是八毫米以下的煤颗粒,再加上助于催化的气化剂,使煤炭得以气化。

  气流床气化方法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煤气化方法。在运用该办法来进行气化时,气化剂就会将要被气化的煤粉带入至气化炉内,进而实现流气化。这种气化方式的速度较快,采用的是较为普遍的氧气和水作为气化剂,操作较简便。但是,这种气化方法在常压下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就需要在加压的情况下使用。

  虽然以上几种气化办法能够很好地实现煤气化,但是要将其产业化却是困难重重。首先,这一些方法需要用大量的氧气作为催化剂,氧气的成本高,使得煤气化的成本高,没办法实现经济效益。其次,这一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煤种的要求很高,并不能转化任何煤种,这极大地阻碍了煤气化产业化的发展。第三,这几种方法对熔炉的要求比较高,其对炉灶的损害较大,无法长久性、大批量的进行气化。这些原因大大阻碍了煤气化产业化的发展,加上煤炭资源的运输量大、环境污染等因素,使我国的煤气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极大的挑战。

  高等教育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要着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工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从而要求教师能够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模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过程。情境认知理论在教学过程的应用,不仅更新了学生对学习的理解,而且慢慢的变成为了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主流。

  情境认知理论应用到教学之中,能达到学生掌握知识和知识实践的目的,基于情境认知的教学就是由教师创造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教学、学习情境。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能进行问题情境、案例情境及工程背景情境等情境的创设,通过问题情境的解答过程、案例分析讨论的探索过程,具体工程及背景的研究过程等多种方式的拓展性教学,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自身知识去自主察觉缺陷、讨论问题、处理问题,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本环节中,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建立不同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使知识点形象化、实际化,知识结构条理化,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知。

  所谓案例式“三位一体”教学是指将设备、仪表以及工艺三者有机结合,并加强相关课程引入的综合教学。现代煤化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工艺先进以及设备大型化的特点,将控制理论加到教学中并加以化工工艺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快地适应现代化工的发展和要求。将多学科知识应用到该课程教学当中,用工程实例来启发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案例情境教学中,通过对大量案例的讲授、分析,学生更易于体验和掌握知识,也能从中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此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收集充足的教学素材,并加以整理完善,应用好此种教育学生的方式可以加大信息的传递量,同时对设备内部结构等复杂专业相关知识给学生以感性认识。比如在专业设备的讲解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构建合理的工程情境,利用影像图片资料讲解设备的核心部件及运行原理,和相关知识点在工程和真实的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的用途,而不是单纯的理论。让学生学会从工程实际考虑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实际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不同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合理地调整、丰富自己的认识,获得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习的需要,适时组织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使学生在相互启发、互相补充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合作与创新意识。在合作情境的创设和认知应用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的热情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实践教学是夯实课堂教学成果的关键步骤,合理创设实践教学的情境,对有效缩短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与实际在做的工作应用之间的差距,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拓展教学旨在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主要进行工艺仿真实训,辅以设备的拆装和仪表的认识。使学生在掌握了书本上的基础原理、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完整的模拟工艺流程和实际背景材料,通过先进的网络多媒体设施,科学地了解煤化工工业体系及其知识需求。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系统化地认识实际工艺流程。通过改革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创造仿真工程实训环境,对于巩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在复杂情况下的决策能力起到明显效果。

  将情境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结合,旨在提高当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扎实,对工艺指标理解深刻后,完成指定题目的课程设计或学术论文的质量。在所创设的情境中,把煤化工技术及装备教学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统揽煤化工方面多家学派的学术观点,随机并及时地总结,深入地研究探讨所涉及的学术问题,并将这一些信息应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达到检验知识成果的目的,最终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为了真实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价值。本课程的考核以考核动手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辅以传统的教学考核,实现多元化考核。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用多任务标准取代单一评价,如在对学生考核时综合考试、论文、仿真实训、课堂讨论、提问等多种成绩,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等方面。(2)以真实任务为标准的评价,以实地考核学生实验操作,过程评定课程设计,答辩式论文综述等方式为主,让学生逐渐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实践证明,在煤化工技术及装备教学中理论讲解与情境教学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并结合学生就业的需要,更新知识结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探讨,吸收最新的学科成果,注重教育学生的方式,采取了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本文系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内重点教改《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煤化工技术及装备课程改革》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Y2011005)

  [1] 宋伟强.基于情境认知的聚合物结构分析研究性教学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9.

  [2] 王要令,赵振新,马步伟.《煤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0(22):2.

  与基础英语相比,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大都不固定,但目前专业英语的教材有限[5]。目前我校采用的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专业阅读教材编委会组织编写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6],比较欠缺清洁能源生产方向的高质量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教材,因此化工专业英语的教材的改编和建设成为此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关键。教与学的方法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取决于教材内容[7]。然而目前没有关于清洁能源生产方向的专业英语教材,也没有与煤化工或者石油加工方向的教材,只有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的与石油化工类相关的教材—《石油加工专业英语》,教材涉及的加工工艺都比较旧,教材的前沿性不够强。因此,目前迫切地需要一本涵盖最新加工工艺和学科前沿的清洁能源生产方向的专业英语教材。对于化工专业主要的基础课程,比如《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化学反应工程》与化工专业英语的结合,对化工专业课程《石油炼制工程》,《洁净煤技术》,《天然气加工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流程模拟机优化》等课程中涉及到到典型生产和加工工艺以及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介绍,与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整合并进行内容上的优化,以编写适应实际化工清洁能源生产的专业英语教材,为即将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奠定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入一些原版英文的科技报告及科技简报,对提高学生的专业阅读和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加入一些科技英语写作初步入门的材料,专业英语不同于大学基础英语,内容更多地侧重于阐述化工专业的理论知识、学科发展,典型工艺和新工艺、前言工艺技术水平的发展等。化工专业英语涉及大量的化工领域的专业性词汇,在新教材中此归结为化工工程建设项目、工艺流程、化学物质及特性、化工设备和管道工程等五部分。这样,分成具体的模块来展开词汇的讲解,专业性更强,有利于学生的对于专业词汇的掌握。从教材的主体内容来说,教材主体内容分成以下四个重要的模块:化工专业基础模块,化工专业模块,流程模拟软件简介和化工科技英语写作。其中,化工专业基础模块主要结合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工原理,介绍化工生产中的典型单元操作的基础原理和主要设备;化工专业模块,主要结合现修的专业课程,介绍煤化工(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煤层气综合利用、清洁油品生产、生物质能转化、稀土洁净化生产以及其它加工业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典型的工艺流程,迫在内容上更为丰富,能体现出现代化工行业在每个方面的发展特色和基本概况,能够带领学生更细致体会化工专业发展前沿,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专业素质。

  在教材中完善的同时,及时来更新化工专业英语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授内容的PPT制作。在此主要强调PPT的模块式教学,将课程的教授分成八个系列专题报告,每一个专题可以论述一个具体领域的概况,便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行业。结合学生已修过的《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分离工程》、《洁净煤技术》、《化工设计》、《石油炼制工程》专业课,尤其是煤化工(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层气综合利用、清洁油品生产、生物质能转化、稀土洁净化生产等领域发展,列举出所有的领域中典型的工艺进行介绍,能更加深刻理解各个工艺过程。比如,专题报告五主要介绍聚丙烯聚丙烯产品的特点和用途,生产的基本工艺的具体流程和特点,以及催化剂的特性。专题报告教学模式(图2)的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对于前言工艺和典型的认识和熟悉,为学生步入社会和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

  通常情况下,科技英语论文文章结构严谨,文体形式多样化,如论文、论述、实验报告、教材、专利、说明书等,文章尊重客观事实,多以叙述原理,描述自然现象为主,用词严谨、理论推导多、表达明确、逻辑性强。为此,从化工领域的期刊中(比如,Industrial&EngineeringChemistryResearch.,AIchE,Energy&Fuel等)中选取几篇文章,每篇论文的大体框架基本为题目、作者及地址、摘要、前言、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九个部分,接着进行阅读讲解,着重介绍阅读过程中如何迅速把握论文的重点,哪些需要精读,哪些需要略读,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有效提高阅读论文的效率。在熟练阅读的基础上,针对以上的论文框架,展开具体每个部分该如何去写,并进行举例说明。每讲完一部分,需要给出一个题目,要求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并给出一个具体的写作方案,这些全部都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样便于及时消化内容,达到趁热打铁的效果。在学期末组织学生模拟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将课上的同学分成几个大组,各组的学生可以在课下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针对化工领域的相关材料,亲自动手组织和编写材料,制作PPT,并与其它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和讲解,这样既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当今世界最新科技动态,又能将本人在专业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思路直接与同行进行交流。这样也可以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劣势,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读、写、讲上突破自我,更加适应专业英语对于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

  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发展的同时也为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为了让专业英语教学适应这一真实的情况,我们有必要在目前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们的基本状况,逐渐完备教学内容、模式和教材的一直更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求更好的方法来不断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专业英语进行学术和工作交流的能力,为将来继续学习深造或者步入化工行业的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

  《煤化工工艺学》是煤化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煤化工专业在我校是属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个方向。为了顺应国家全力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大战略,培养煤化工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迫在眉睫。而只有学懂《煤化工工艺学》,才能基本了解煤化工专业的实质内涵。《煤化工工艺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含:煤的低温干馏、炼焦、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碳素化、煤化工生产的污染与防治,内容涉猎了煤的绝大部分转化原理、工艺及其方法。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专业基本知识,具备在专业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基本能力。所以教授好这门课程,并且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收效显得很重要。

  《煤化工工艺学》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专业方面技术课,学生学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比较科学而易懂的讲授方法,才能够与学生引起共鸣,达到较好的收效。这门课程的基础课是《煤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等,作者本人讲授《化工原理》和《煤化学》课程多年,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在驾驭这门课程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

  我校引用的《煤化工工艺学》教材是大连理工大学郭树才老师编写的,建议课时80学时。而我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课时是128学时,大三下80学时,大四上48学时,因此在分配教学内容时,笔者将煤的低温干馏、炼焦、焦化产品回收与精制三大部分放在大三下的80学时里,把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碳素化、煤化工生产的污染与防治放在大四上。这样分配的优点是:大三下的内容主要是传统煤化工的精髓,学生利用较多的学时理解、消化、吸收;大四上的内容主要是新型煤化工的知识,并且是传统煤化工与石油化学工业的交汇。从我校的特色办学里可知,我校的煤化工专业既保留了煤化工专业的特色,又吸收了石油加工专业的营养,具有大化工的优势。同时,由于国内现在煤化工的开发利用重点在煤气化、煤液化以及煤制天然气等方面,所以把新型煤化工知识放在这个学期学习,可以使参加应聘的同学很容易回忆起所学过的东西,面试时更有自信。

  郭树才老师的《煤化工工艺学》是按照80学时的课程来设计的,我们拆开来讲解,如果只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因此,必须依托课本,适度引进《炼焦工艺学》、《煤化学产品工艺学》、《煤炭气化工程》、《煤炭直接液化》、《煤炭间接液化》、《煤基醇醚燃料》、《煤化工过程中的污染与控制》等相关教学内容,才可以做到既使课堂内容饱满,又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了解新装置、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动态,具有对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理解、运用和掌握的初步能力。

  比如在第一章,煤炭的低温干馏内容里,实质重点是煤的低温干馏和中温干馏的基础原理、工艺过程、主要设备和主要技术,为第二章煤的高温干馏做足了铺垫。在讲解的过程中,笔者就结合国内的央企大唐国际很成熟的“褐煤提质工艺”,以及《煤化学》教材中讲到的相关煤的基本性质与工艺性质来做适当重点讲解,这样,既使学生回顾起来《煤化学》课本上的基本重点知识,又使学生了解了煤低温干馏工艺的风向标,既满足了学生的专业好奇,又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在第二章炼焦内容里,大量引进《炼焦工艺学》的基础原理、工艺过程、国内外主要焦炉类型、焦化工艺等的主要内容,同时也结合国内鞍山焦耐院与化六院开发并且使用的各类大型焦炉,展开评价,既使学生把握了煤的高温干馏的基本知识,也使学生认识到了煤焦化的瓶颈以及突破的入口,为未来煤高温干馏的研发技术打下深厚的基础。在第三章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精制一章,除了详细讲解煤气净化过程中如何提取并且回收重要的化学产品,同时也就目前比较看好的苯加氢工艺,以及煤焦油加氢工艺做了必要的阐述。使学生了解了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较好的把握了国内煤化工专业动态,为个人选择专业方向做好了准备。在第四章以后的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等新型煤化工知识方面,更是结合国内现在的煤化工产业动态,在讲解气化原理、气化设备、气化工艺的同时,结合本人对欧洲煤化工技术的考察,把学生引进以煤气化为基础的碳一化工领域,使学生对未来煤化工发展的大战略有了初步的思考,并对就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煤化工产业的背后,实质是大量的能耗、大量的污染,怎么样才能解决,必须要使学生了解污染产生的主要环节,污染物的主要类型,针对不同性质的污染如何在生产的初、中、末,采用必要的技术消除。因此,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知道了自己的专业不但可以去煤化工行业去就业,也可以去环保、能源动力方面去就业,拓展了思维,开阔了眼界。

  在《煤化工工艺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是循规蹈矩地一味去讲解,学生会觉得枯燥、晦涩、难以进入模型。因此,教育学生的方式的灵活多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理解。

  首先采用比拟的授课方式,为学生建立立体的图形,使学生对设备及工艺加深认识。比如在讲解煤加工的设备时,我们习惯称“炉子”,使学生与家庭里常见的火炉联系起来,建立形象化的模型,然后,把模型拆开来,逐一再理顺,大家就对设备有了直观的认识。然后又把“炉子”与化工生产中的“反应器”联系起来,大家就知道了在不同的领域,设备的叫法不一样,但是原理基本相似;再就是在焦炉的认识过程中,我把学生坐的桌子和椅子分别形象地比拟成“炭化室”和“燃烧室”,使大家直观地对焦炉建立起了立体的印象,然后再把成焦过程中模型分解开来画在黑板上,大家就很直观地对“单向供热”、“成层结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其次采用相关专业课的知识关联,强化了专业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强化了相关专业课的应用。比如在学习《煤化工工艺学》之初,先复习《煤化学》相关知识重点,使大家为不同煤化度和不同性质、不同产地的煤种如何应用,对号入座;在讲到焦炉燃烧系统及烟囱的流体流动时,我们及时地与《化工原理》课程的精髓之流体流动和传热对接,把所有的环节流体流动的性质分析到位,同时把如何废气循环和节能关键点抛给学生,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在讲解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过程中,及时与《化工原理》里吸收及萃取的单元操作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的同时,把握了专业基础课如何应用的方法,既促进了本专业的理解,也促进了其他课程的学习,一举两得。再次,利用复杂的工艺流程路线图,强化训练,启发学生快速识别并分解工艺路线。教会学生如何去理清复杂的化产回收工艺流程图,然后再自己去设计工艺加工步骤,既能够迅速地理清工艺,又可以把机械制图及AUT CAD用到实处。在工艺学的学习过程中,不单单是学会原理、工艺,认识设备,识别流程,更重要的还有如何去设计、开发,因此,组织学生讨论,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利用相关知识去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写专业小论文,进行有关工艺设计,工艺计算以及工艺设想,掌握专业领域内工艺与设备的基本设计能力,很值得去推广。

  [1]赵振新.《煤化工工艺学》的教学法思考[J].化工时刊,2012(07).

  [2]张香兰,王启宝.《煤化工工艺学》教学中问题启发式教育学生的方式初探[J].化工时刊,2011(11).

  煤化工技术经济数据库既可为科技工作人员提供有关研发技术方面的信息,也可为能源决策部门提供必要决策依据,是进行煤化工项目前期的战略规划、可行性研究、决策分析必不可少的工具。数据库还能为广泛采用的系统分析方法、线性规划、投入产出模型、动态分析等提供充分的条件,把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研究人员分散和重复的劳动,转化为数据库的一次性信息收集,达到信息共享[2]。这样,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提高了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更加有助于交流和利用[2]。

  为了便于检索、使用、管理、维护以及后期的开发扩展,参照当前国家煤炭化学领域与行业分类标准,数据库将煤化工技术分成10个专项技术数据集合,基础框架见图1。算公式和方法;也注意对煤化工项目的工程概算、工艺流程以及运营期间的各反应设备的运行与操作参数等有关技术经济数据来进行整理与储存;还及时跟踪国内外煤化工技术探讨研究进展、有关政策、法规与标准。入库资料均需经过符合性、可靠性检验,标注明确出处、链接和参考文献,使得入库资料准确、科学、有依据;当使用的人希望对有关问题进一步探索时,可方便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数据库内容来源广泛(见图2)。入库数据来源国内外有关煤化工技术的专业网站专业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内外标准文献库协作公司可以提供的技术、经济资料专业化工报刊、杂志数据库建筑设计企业自有资源年鉴、行业统计年报国家统计机构的信息、年报

  4.1基本功能为使用户得到满足与管理者对数据库系统使用、管理的要求,煤化工数据库需具备以下基本功能。a)实现煤化工项目工程概况、工艺流程、物料消耗、污染物治理、技术经济指标、国家标准等多方面数据的输入、修改、增删等操作功能;b)实现以煤化工建设项目名称、性质、生产规模、建设地点、工艺流程、建设时间等为查询条件,进行工程信息单条件或多条件的组合查询;c)实现以煤化工技术名称、工艺条件、原料、产品方案等为查询条件,进行工艺信息单条件或多条件的组合查询;d)在完成数据输入或查询出所需的记录后,实现打印与下载功能;对查询出的数据作一定的统计处理,绘制统计结果图;通过查询结果直接链接显示工程物料、能量的平衡图、工艺流程图、污染物治理工艺流程图等相关图件;e)拥有完备的安全防护功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降低恶意攻击、恶意修改或盗取资料的可能性;f)拥有强大有效的备份恢复功能,在系统受到恶意攻击、感染病毒或出现重大、不可逆转的错误时,通过及时导入备份文件,重新构建系统,有效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安全与正常调用。4.2软件平台的选择和功能煤化工技术经济数据库系统可用多种数据库语言编制,要有多种访问方法,如,ODBC,RDO,DAO,ADO等[3]。数据库建筑设计企业目前的资金、人员、时间不充裕,数据资源量不丰富,且仅限于单位内部共享的条件下,可使用CrossdayDiscuzBoard论坛软件系统(以下简称Discuz)来搭建系统。Discuz是一套通用的社区论坛软件系统,用户不需要任何编程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设置和安装,在单位内部局域网上搭建具备完善功能、强负载能力和高度定制的信息与交互服务系统[4]。煤化工技术经济数据库使用Discuz软件系统构建,不但可以降低数据库建设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和建设周期,还可充分的利用Discuz本身强大的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工研究所信息战略与工程咨询中心利用Discuz软件系统构建了煤化工技术经济数据库(见图3)。实践证明,该系统充分满足数据库系统对软件平台的要求,可方便地进行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和备份。图3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工研究所开发的煤化工技术经济数据库首页4.3数据库功能的实现4.3.1数据的访问数据库管理者通过数据库系统的访问控制功能,实现对数据资源使用的控制,利用注册用户名、IP地址、权限等技术方法,保障数据资源的安全访问[5-6]。4.3.2数据的录入修改与删除数据资源使用发表新话题的方法录入。当资源中有PDF或其他格式文件时,可利用系统的附件功能,将其上传至数据库链接显示。使用者有多种选择,可自行设定文件格式和大小。系统设有数据编辑选项,不一样的等级的管理者根据其权限,可对相应等级的数据资源做修改与删除操作。4.3.3数据的查询与下载数据库系统提供了2种查询方式。结合实际需要可选用标题、关键字与全文查询。使用者利用系统的搜索引擎,输入检索条件或组合,就可以完成数据的查询操作。不一样的等级的使用者可下载相应等级的数据资源,同时,系统自动对其操作进行实时统计。4.3.4数据备份数据库中数据安全性由系统的备份与恢复功能保障。数据库系统备份文件还可及时导出,利于系统的进一步维护和转换。

  煤制气项目是以煤炭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生产化工和能源产品,传统煤化工最重要的包含合成氨、甲醇、焦炭和电石四种产品,现代煤制气是指替代石油或石油化学工业的产品,目前最重要的包含煤制油、煤制烯烃、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等。煤制气是非石油路线生产替代石油产品的一个有效途径。从有关联的资料看,煤制气的能源转化效率较高,比用煤生产甲醇等别的产品高约13%,比直接液化高约8%,比间接液化项目高约18%。

  煤制气前景看好,相对于传统煤化工已经日益明显的“夕阳”特征,而在材料和燃料两个新型煤化工发展趋势上,煤质烯烃和煤质乙二醇等煤基材料的发展前途要好于煤制油等新型煤基清洁能源的煤基燃料方向。

  煤制天然气是以煤为原料,采用气化、净化和甲烷化技术制取的合成天然气。天然气(natural gas)又称油田气、石油气、石油伴生气。开采石油时,只有气体称为天然气;石油和石油气,这个石油气称为油田气或称石油伴生气。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及其理化特性因地而异,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少量乙烷、丁烷、戊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无硫化氢时为无色无臭易燃易爆气体,密度多在0.6~0.8g/cm3,比空气轻。通常将含甲烷高于90%的称为干气,含甲烷低于90%的称为湿气。天然气是一种优质、清洁能源,煤制天然气的耗水量在煤化工行业中是相对较少,而转化效率又相比来说较高,因此,与耗水量较大的煤制油相比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此外,煤制天然气过程中利用的水中不存在有无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

  煤制SNG可以高效清洁地利用我国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尤其是劣质煤炭;还可利用生物质资源,拓展生物质的利用形式,来生产国内能源短缺的天然气,然后并入现有的天然气长输管网;再利用已有的天然气管道和NGCC电厂,在冬天供暖期间,将生产的代用天然气供给工业和用作为燃料用于供暖;在夏天用电高峰时,部分代用天然气用于发电;在非高峰时期,可以转变为LNG以作战略储备;从而省去了新建燃煤电厂或改建IGCC电厂的投资和建立铁路等基础设施的费用,并保证了天然气供应的渠道和实现了CO2的减排。由此可见,煤制SNG是一举数得的有效措施,有望成为未来劣质煤炭资源和生物质资源等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某厂煤制SNG项目为例,首先对总工艺流程进行了简要描述,并对其中甲烷化技术进行了介绍。其次对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客观可靠数据。最后对煤制SNG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煤制SNG技术是利用褐煤等劣质煤炭,通过煤气化、一氧化碳变换、酸性气体脱除、高甲烷化工艺来生产代用天然气。本文所研究项目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其中气化采用BGL技术,并配有空分装置和硫回收装置。主要流程为:原煤经过备煤单元处理后,经煤锁送入气化炉。蒸汽和来自空分的氧气作为气化剂从气化炉下部喷入。在气化炉内煤和气化剂逆流接触,煤经过干燥、干馏和气化、氧化后,生成粗合成气。粗合成气的主要组成为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油和高级烃,粗合成气经急冷和洗涤后送入变换单元。

  粗合成气经过部分变换和工艺废热回收后进入酸性气体脱除单元。粗合成气经酸性气体脱除单元脱除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及其它杂质后送入甲烷化单元。在甲烷化单元内,原料气经预热后送入硫保护反应器,脱硫后依次进入后续甲烷化反应器进行甲烷化反应,得到合格的天然气产品,再经压缩干燥后送入天然气管网。

  煤制SNG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包含煤气化、变换、酸性气体脱除、甲烷化等工艺技术,其中高甲烷化技术为关键技术之一。

  丹麦托普索公司开发甲烷化技术能追溯至20世纪 70年代后期,该工艺已经在半商业规模的不同装置中得到证明,在线/h的SNG。在TREMPTM工艺中,反应在绝热条件下进行。反应产生的热量导致了很高的升,通过循环来控制第一甲烷化反应器的度。TREMPTM工艺一般有三个反应器,第二和第三绝热反应器可用一个沸水反应器(BWR)代替,虽投资较高,但能够解决空间存在限制问题。另外,在有些情况下,采用四个绝热反应器是一种优化选择,而在有些条件下,使用一个喷射器代替循环压缩机。除了核心技术外,因为生产甲烷的过程要放出大量的热量,如何利用和回收甲烷化热量是这项技术的关键。托普索工艺可以将这些热量再次利用,在生产天然气的同时,产出高压过热蒸汽。

  20世纪90年代末期,Davy工艺技术公司获得了将CRG技术对外转让许可的专有权,并进一步开发了 CRG技术和最新版催化剂。Davy甲烷化工艺技术除具有托普索TREMPTM工艺可产出高压过热蒸汽和高品质天然气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点:催化剂具有变换功能,合成气不需要调节H/C比,转化率高。催化剂应用限制范围很宽,在230℃~700℃范围内都具备极高且稳定的活性。

  鲁奇甲烷化技术首先由鲁奇公司、南非沙索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两个半工业化实验厂做试验,证明了煤气进行甲烷化可制取合格的天然气,其中CO转化率可达100%,CO2转化率可达98%,产品甲烷含量可达95%,低热值达8500kcal/Nm3,完全满足生产天然气的需求。

  煤制气项目对工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对于我们正常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特别是煤制天然气项目,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的发展前途。从技术上说:煤制气技术中,KBR制氨技术效率高而且环保,在煤制天然气技术上我国也有所突破。随市场油价的增长,煤制天然气发展空间很大,同时国家政策又给予有利的鞭策及支持,这使煤制气更“健康而茁壮成长”例如: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逐步加强对煤制天然气产业的规范和引导,促进煤制天然气行业健康发展。所以发展煤化工的煤制气项目具有发展前景。

  [1]钱伯章,朱建芳.煤化工发展中的前景与问题[J].西部煤化工,2008,(2)

  [2]王永炜.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现状和远景预测[J].煤,2007,(05).

  [3]刘志光,龚华俊,余黎明.我国煤制天然气发展的探讨[J].煤化 工,2009,14(2):1-5.

  [4]晏双华,双建永,胡四斌.煤制合成天然气工艺中甲烷化合成技术[J].化肥设计,2010,(02).

  随着当今社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中对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渐高。因此,积极采用科学的方法,逐渐完备煤化工技术管理就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问题。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初步统计,2011年,我国又新增80多家焦化企业,至此我国焦化企业达到330多家,焦炭的年产量能够达到3.77亿吨,2011年焦炭产量达到了4.28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1.78%。全国大中型企业新增48座焦炉,预计焦炭产能2622万吨,其中炭化室高5.5米捣固、6米顶装及以上焦炉42座、焦炭产能2424万吨。各种设备、焦化技术也达到世界较高的水平,出产的焦炭质量也在逐年提高。

  煤气化技术是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技术。在我国化工机械、冶金建材等行业大范围的应用。在我国气化炉大多为固定床气化炉。而且逐步引进加压鲁奇炉、德士古水煤奖气化炉,用于氨的合成、生产甲醇和城市煤气。其中“九五”期间,兖矿集团与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在先进气化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成功开发出了能每日处理22吨的多喷嘴水煤浆气化炉中试装置,在考核试验中,其性能优于德士古。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我国能源结构相适应的、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同世界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相比,我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小、整体水平落后,主要体现在设备技术水平低,导致能耗高、加工能力小、产品品种少、而且对环境污染过于严重。因此国家在上海等一些地方筹建高水平的煤化工产业装置,来提升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

  作为石油和石化产业的有效补充和替代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具备长期发展的潜在能力,但现代煤化工项目普遍投资在百亿元以上,工艺技术相对石油化学工业复杂,对设备的磨损、水耗普遍高于传统石油化学工业,国外技术和设备也需经过工程化考验,应有控制地发展。同时需要构建成熟的信息通道和技术经济平台,新上项目尤其须做好市场分析,避免盲目上项目带来的产能过剩。在研发技术和示范运营方面,经过近10年来的大规模建设,不少项目暴露出来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当重视局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尤其是关系到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方面技术的升级,提高大型煤化工的整体经济社会效益。

  在发展步骤上,应在示范成功的基础上适度推广,并经过一定经济周期的检验。重点发展煤制化工原料的技术创新工作,通过技术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做好热能梯级利用、各类资源通过循环经济实现物尽其用。积累各种现代煤化工项目的物料平衡、热量平衡和消耗定额数据,重视煤质变化对整套系统的影响。争取到2015年现代煤化工部分产业进入成熟期,水耗大幅度降低,产品与石化产品具备成本优势,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技术、经济、环境条件,到2020年成为石油化学工业的替代补充产业。

  煤制油主要指煤的间接液化与直接液化,液化产品有汽油、柴油、航空油、石脑油及烯烃等。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以及我国对石油进口依赖度的逐渐增大,发展煤制油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但由于工艺技术相对复杂,我国煤制油工业化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间接液化要进一步解决费托和成浆态床反应器设计与制造、催化剂的研制、反应热回收利用及合成尾气甲烷转化利用等方面的问题;直接液化则面临煤质要求高、设备材质要求高以及催化剂一次性加氢液化活性提高等问题。此外,耗煤耗水量高、投资风险巨大也成为了制约煤制油技术发展的瓶颈,应持谨慎态度发展。

  天然气是高热值的清洁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国内“少气”的局面主要是依靠国外进口管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解决,因此,发展煤制天然气是有利的缓解途径。煤制天然气的能量效率最高,是最有效的煤炭利用方式,同时,单位热值耗水量低,的排放量也比较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大规模长距离管道运输。该技术在开发高效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提高转化效率和工艺装置规模及与煤气化技术组合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未来天然气价格的持续走高,煤制天然气将成为现代煤化工技术中的一支潜力股。

  煤制烯烃技术主要有两种,中间都经过甲醇:一种是MTO技术,指甲醇制乙烯、丙烯等低碳混合烯烃的技术。另一种是MTP技术,指甲醇制丙烯工艺。在煤炭资源丰富、烯烃供需缺口巨大、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经济优势显著等有利形势下,中国已成为亚洲唯一一个发展MTO和MTP项目的国家,预计2012-2015年将有16个项目陆续投产,带来合计约10Mt/a的烯烃产能。虽然煤制烯烃还未实现工业化,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拥有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烃二代技术(DMTOⅡ)、中石化甲醇制烯烃技术(SMTO)和流化床甲醇制丙烯技术(FMTP)三项重要的自主研发技术。如能克服水资源消耗量大及运输等问题,煤制烯烃将成为煤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大多数都用在生产聚酯纤维、防冻液、不饱和聚酯、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涂料等。目前,我国仅通辽金煤一项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产品自给率很低,进口依赖度很大,这使得煤制乙二醇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途。今后应从生产规模大型化、合成水处理与回用、副产气、尾气的综合利用等方面慢慢地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来提升与中东低成本乙二醇的竞争力。

  煤制醇醚燃料是指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和二甲醚。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含50%的氧,特性与汽油相似。与普通汽油相比,甲醇燃料不仅仅具备很高的辛烷值,而且对于降低PM2.5中含碳、含氮类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的浓度也起到非消极作用。二甲醚是替代柴油的清洁能源,其性质与液化天然气相似,与LPG掺混可作为民用燃料。虽然近些年醇醚燃料的研究受到全力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甲醇具有毒性,对金属有腐蚀,遇水容易分层。而二甲醚的沸点常压下仅为-23.7℃,对某些合成材料有很强的溶胀性。安全性与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都成为醇醚燃料进行市场推广的主要阻力。同时,为使车辆与燃料匹配,还必须重新开发新车或对现有车辆做改造。而这部分费用势必最终由消费者承担。因此,醇醚燃料替带油品显然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IGCC联合循环发电是指煤在加压下气化,产生的煤气经净化后燃烧,高温烟气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再利用烟气余热产生高压过热蒸汽驱动蒸汽轮机发电。相较于传统的燃煤发电,IGCC联合循环发电高效、清洁,能将煤化工的“废气、低汽”完全利用,并大幅度减少冷却水的用量,这使得该技术受到煤化工行业与电力行业的广泛关注。但由于流程长,设备投资大,操作复杂,经济性较差等原因,阻碍了IGCC项目建设的步伐。不过,值得期待的是将大型煤化工装置与IGCC

  煤化工技术管理作为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对我国现代煤化工工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将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融合到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

  [2]潘连生,张瑞和,朱曾惠.对我国煤基能源化工品发展的一些思考.《煤化工》.2014

  [3]潘连生.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促进以我为主发展现代煤化工.《煤化工》.20013

  [5]徐振刚,陈亚飞.我国煤化工的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13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所用的教材和实验讲义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涉及煤炭行业环境工程的内容,很难应对日后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可优先考虑在传统环境工程教学内容中引入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内容。通过课程改革,修订实验内容,在满足实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突出矿业环境保护的行业特色;特别是加强有关矿山环境保护的实验内容。根据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不同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教学方案。最可行的方法是煤炭特色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教学实验中将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科研课题或某一课题的若干阶段设计为实验教学内容,可以高效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实现科研资源的教学共享。把学校本科教学投入、“211”工程投入、“985”工程投入和环境工程系教师科研项目投入形成的实验室资源,实行分层次管理和开放,逐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配置,向本科教学全面开放,为大学生实践教学和科学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实验平台。为此,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充分的利用教师承担的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课题,积极探索将科研课题内容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给水工程实验教学中,我们依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高浊高铁锰矿井水处理研究》,将环境工程专业传统的混凝沉淀、地表水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教学内容改为高浊度矿井水混凝沉淀、高铁锰矿井水过滤及反冲洗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讲授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教学原理和内容,还补充煤矿矿井水的产生、排放和水质污染特征等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对工业过程、工业污染特征以及工业污染防治有了初步的认识,不仅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也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相关知识的兴趣。

  (2)在排水工程实验教学中,我们结合国家高技术探讨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化学氧化-生物强化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研究》,将原来SBR工艺处理生活垃圾污水实验教学内容改成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实验。这个实验内容的改变,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污水在处理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区别,防止了课堂教学和实际工程出现较大的偏差,特别是水力停滞时间、活性污泥比增长速率、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等参数选择,为学生以后从事工业污水处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在环境监视测定实验教学中,我们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纳米RuO2/ZrO2-CeO2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及废水中的POPs》,将原来的COD分析教学内容中的生活垃圾污水换成煤化工废水。这一实验内容的改变,使得研究对象由生活垃圾污水变成了受氯离子干扰严重的煤化工废水,让学生系统深刻地体会到了消解过程中沉淀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分光光度法的干扰,以及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各自的优缺点,并引导学生从一个简单的COD测试实验思考到各种各样的环境工程原理。此类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有很多,比如,将矿井除尘装置、煤化工厂VOCs催化氧化分解装置和燃煤电厂脱硫脱硝装置引入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中;将煤矸石简单制砖的内容引入到固废处理与处置实验教学中;将头发中汞含量的测定引入到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将煤化工厂受污染土壤的气提修复装置引入到环境土壤学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中。通过这一些来自于科研课题的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他们将来开展实际的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校环境工程中心积极开展与煤矿区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相关的创新性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本科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全面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学生完成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型实验的重要基地。学生从大一开始做查文献、写调研报告等基础训练,大二和大三开展具体实验,大四开展成果总结训练,学习撰写结题报告并。我们的创新实验基本来源于科研项目,但是为了不给学生造成难度,又对科研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改变,基本都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面向本科生的创新性实验。图1是典型的创新实验设计过程。先根据传统的混凝和沉淀实验,添加矿井水污染治理的内容,设计创新实验的第一个研究内容,即混凝沉淀处理矿井水。然后根据课堂讲授的混凝沉淀水力梯度(G值)的理论知识,将混凝部分扩充为多级搅拌混凝实验;根据浅池理论,将沉淀内容扩充为斜板沉淀池设计。最后将所有的内容合并起来,形成实验名称为多级搅拌+混凝+斜板沉淀处理矿井水的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下达的科研任务要求,充分的发挥个人智慧,设计系统的实验方案,并在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下,开发了用于实验过程的多套连续装置;独立分析整个实验过程所涉及的实验参数,完成了一个复杂的工艺实验研究,并提交系统的研究报告。这些改革既为教师和研究生完成科研任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是依据和技术基础,并充分调动了本科生学习和参加科研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素质,既促进了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又提高了本科实验教学的含金量。

  煤炭特色高校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将来主要是针对过程污染控制和“三废”处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有关专业的典型生产的全部过程污染控制,然后让他们掌握全面的末端控制技术。这就要求本科生必须到生产第一线参加一个完整的生产管理周期,必须要到实习基地参加实习。实习基地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有效途径,同时为教师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条件;是增强学校科研活力永不枯竭的源泉;是推动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最佳途径。因此,我们先后同潞安集团司马矿、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集团、神华包头煤化工公司、华能高碑店热电厂、中关村环保科技园、北京市排水集团(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北京酒仙桥污水处理厂和北京清河污水处理厂)、邯郸东污水处理厂、邯郸西污水处理厂、首钢焦化厂、太原焦化厂、北京燕山石化总公司炼油厂、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处和北京市鹫峰森林实习场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创造有利条件。在实践基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安排学生轮流开展相应的工业性生产实验。如在首钢焦化厂实习时,学生在指导教师和工程师的指导下,采集并分析焦化废水净化处理构筑物中水样和泥样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固体(SS)和MLVSS等参数,在显微镜下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工人师傅指导下,学会记录工艺参数、维护现场运行的工艺设备,调整水处理过程的药剂投加量、分析水处理装置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在处理现场,充分了解污染防治工艺设备和单元构造,并进一步掌握污染控制过程工艺参数的基本取值范围和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完成了“理论-实践-理论”的积累过程,全方面提高了学生分析现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助于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工程师。通过几年的不断的探索和坚持不懈努力,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实验教学特色越来越明显,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环境工程本科生的就业和考研,用人单位和科研院所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相关知识和动手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随着我们国家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们会将以培育学生创新理念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任务,持续探索,逐渐完备特色,争取使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更上一层楼。

  近日,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口气拿出20余万元重奖2011年度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创下枝江市属企业专项奖金之最。奖励金额208389.50元,其中,合理化建议奖124项,奖励76889.50元;有效专利申请22项,专利奖励44000元;科学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奖14项,奖励金额79000元;科技12篇,奖励8500元。这是湖北三宁化工继去年对上一年度获得国家授权的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给予2.6万元的奖励之后,对2011年度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奖励。

  据了解,去年以来,湖北三宁化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公司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鼓励职工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先后出台了《专利管理制度》、《职务发明专利奖励办法》,对取得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的员工分别给予20000元、12000元、6000元的奖励。同时,成立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设四个专业委员会,即煤化工专业委员会、磷化工专业委员会、化工设备专业委员会、电仪控制专业委员会,明确科技发展路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科学技术项目和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奖励。设立湖北三宁化工首席专家职位和科学技术进步奖,旨在不断加速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公司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供更快捷的技术支撑。

  2011年,湖北三宁化工科学技术创新不断攀登高峰,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湖北省技术中心,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一年共开展科技开发项目17项,完成16项。其中,“CO2压缩机无油研发技术及应用”、“NDC法脱硫技术探讨研究及工业化应用”、“磷石膏湿排干堆及滤液回用技术开发及应用”等13个项目被鉴定为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10项成果为国内领先,3项成果为国内先进。“全低变(等温)变换新工艺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作为石化行业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2000万元资金补助;“10万吨/年湿法磷酸精制新技术及产业化”申报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已通过湖北省科技厅初步审核,列入2012年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专项计划,将获得配套科技经费500万元。

  2011年,湖北三宁化工积极派遣各类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参加氮肥和磷肥行业的各类专业会议,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提升科学技术创新水平,将高新技术,好技术新经验引入公司;同时热情参加行业的经验交流。去年,湖北三宁化工还累计在《小氮肥》、《化肥设计》、《化肥工业》、《磷肥与复肥》等期刊杂志以及各种协会会议共发表科技论文12篇,极大地提升了公司在行业的知名度。

  湖北三宁化工董事长、总经理李万清表示,2012年,湖北三宁化工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管理制度,完善人才管理和研发机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提高技术创新和研发水平。通过不断地引进新技术,实施技术改造项目,提升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同时,将加大公司科学技术人员在技术创新、专利申请上的奖励力度,积极地推进科技论文的发表,严肃合理化建议的评审制度,规范评审工作,将各项科学技术工作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力争湖北三宁化工科技创新工作再创新高。

  (一)地理优势。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部,环渤海湾的中间地带,西距沧州60公里,东距黄骅港口20公里,北距北京23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处于北京2小时经济圈和天津1小时经济圈内,区位优势显著。

  (二)交通优势。开发区交通便利,交通网四通八达,境内及周边有2条国道、8条铁路、8条高速。200公里半径内有京、津、冀、鲁4个国际机场。同时距我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黄骅港很近,地理位置优越,具备管道、铁路、高速公路、海运等各种运输条件。

  (三)资源上的优势。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拥有“海、地、盐、煤、石油”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开发区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低廉,可得性较强。

  (一)产业体系尚不完善。当前在开发区,除化学工业发展较早外,工业中别的行业的比重较小、起步较晚。虽然钢铁及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和规模均很大,但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尚不成熟,未形成规模集群优势。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方面,大部分仅各有一两个企业,竞争能力较弱,缺乏大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

  (二)关联配套较少。企业分散布局,配套服务能力较弱,未能形成明显的上下游关联效应。目前开发区主要形成了化工、电力能源、钢铁及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但相互之间关联较少,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历史较长外,其余两大产业集群尚处于起步阶段。另外,基础化工企业较多,开发区整体产业链不够长,精深加工产品较少,企业之间缺乏产品链联系。

  (三)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新增项目不断增多,开发区节能压力有增无减。据统计,石油化学工业产业、钢铁及装备制造产业、电力能源产业能耗占开发区总能耗的90%以上,其中化工产业所占比例最大且节能空间比较小。另外,各产业以及所含企业间产品、副产品关联度一般,互惠互利的情况不多,资源利用率还需进一步提升。

  (四)科研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有待提升。与国内先进的开发区相比,目前开发区内企业研发技术投入不足,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有待提升。部分产品的原料技术路线陈旧,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的基本工艺有待提升,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科研开发和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能够满足生产与市场的要求。能够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还比较缺乏,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还需要加强。

  (一)调整产业体系,提升整体竞争力。开发区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石油化学工业、盐化工、煤化工、钢铁及装备制造四大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及氯、氢综合利用的两条特色产业链。依托现有基础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是开发区全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以石油和化工产业为例,要重点考虑油、煤、盐等多种资源的优化利用,以旭阳化工、东阳化工和沧州大化等大型石化项目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提供更丰富的化工轻油资源,形成炼化一体化产业链,完善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体系,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引进配套项目,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利用港口优势和临港区域内广阔的建设空间、丰富的神华煤炭资源、充沛的海水和海面风能,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能源集团,在保持和增强原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与石油化学工业、煤化工和盐化工产业相结合,利用其提供的原料资源做到合理延伸,发展其他精细化工产业,增强产业聚集规模,形成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三)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通过对开发区的产业与工艺分析,识别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企业和工艺,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技术升级,节能技术改造。依托钢铁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不断加快产业升级改造,着力延伸钢铁与装备制造产业链,打造全国知名特钢产业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园区,降低产品平均能耗。

  (四)寻求人才技术合作,打好京津冀对接牌。开发区不仅要承接京津重工业项目的转移和城市功能的拓展与疏解,还要在承接京津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辐射方面大做文章。以物流带动人才流、信息流的汇聚与扩散。鼓励和引导开发区企业与京津大规模的公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通过联合开发、相互参股、共建经济实体等形式,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一同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同时,以产业攻关和科学技术合作等项目为载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优秀人才落户开发区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1]程艳芳.开发沧州沿海文化资源促进渤海新区发展应遵循 的几个原则[期刊论文]-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4)2

  [2]曹敏然.沧州渤海新区崛起的战略意义[期刊论文]-环渤 海经济t望.2009(8)

  [3]环渤海投资最佳地、京津冀新的增长极沧州渤海新区抢抓 机遇加快发展[期刊论文]-上海化工.2014(4)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河北省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名称《沧州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经验研究》,课题编号16457627D。